全屋户型图
从一个晨光洒落的转角开始。窗帘轻轻扬起,透进北京春日午后的阳光,也将这间住宅的主基调定格为“柔软的生活感”。这是一个为三口之家设计的家。屋主是一对热爱生活、在各自领域中坚持自我表达的年轻夫妇,还有他们调皮又懂事的小男孩 Rudy。空间的每一处细节,皆在回应他们生活的真实需求,也延续了设计师一贯坚持的理念:让家的温度,在日常中流淌。
客厅
基于“园”的理想原型,围绕书籍与植物的日常,起居空间与多功能室以相互延伸的初始形态,共同融合为“阅读+休憩”的主场景,消融了以客厅为中心的传统布局。
加入立柱的体块,天然莱姆石——以自然沉积与风化的质感,编织空间的肌理特征;同时,也通过雕塑性的结构,竖立框架的精神,将开放性分配至整个空间,表现出“空”的状态。
抬高的地台,将大量的储藏收纳融入其中,形成一个L型大平台,创造随意坐卧的慵懒日常,作为综合的功能形式,使原本相对独立的区域形成自然连续的廊道空间。
卧室
木质与白墙,建立纯粹和谐的空间基调。而浅灰微水泥立面,则借以远近景的色调关系,从整体空间,成为轻缓退后的虚渺空间;而置身其中,则拥抱着沉稳柔和的安全场域,塑造向内的层次。
通过尺度调整,原本的过道空间并入卧室区域,延长由动区进入静区的转换过程。模型室以模型制作与展示为基础。位于卧室的另一端,通过移门制造灵活的隔离与连接。从卧室眺望,呈现井然有序的模型展示。关闭移门,则可隔离打磨和喷漆作业带来的影响。
厨房
厨房的面积比较大,视角也很开阔,做了一排顶柜用来收纳厨房物品,L型的柜台,利用了厨房空间,不锈钢柜面容易打理而且非常抗造,双灶台升华了用户体验感,铺上深灰色地毯,既耐脏又舒适,想问谁能够不爱这样的厨房。
通过调整结构和动线,原本封闭的厨房空间被打开,从L型拓展为U型,展开充分而流畅的尺度。玄关与厨房——两个相对局限的空间,在木质、尺度与光线的融合中,围合延伸,形成一个柔和的整体性过渡场域。
卫生间
同时,入户洗手台与区域位置相结合,也作为模型室的功能补充,以方便就近清洗模型绘画与喷漆用品。而从外部空间视角,模型则从侧面被隐藏,保持简洁利落的白色体块。
外置的岩板盥洗台,基于石柱与石阶的开放布局,形成拓展的灰空间,塑造廊道尽头的景观,以水的形式与功能,映射着东方的自然精神。一横一纵,延续平衡而克制的秩序;一面竖镜,拓展视觉空间的纵深层次与静谧动态。
餐厅
休闲区映入眼帘的是两侧的的置物柜,用茶叶和瓷器做装饰,正中央摆放实木大板茶座椅,端庄贵气的气息扑面而来。到顶的背景墙中间选用岩石板,凸显霸气。
基于开放式空间,餐桌区域通过一个大尺幅的白色画框,协调立面的关系。在实用性的基础上,采用特别定制的形式,以便捷替换画作,创造艺术与感知的日常空间。在空间之域,建立向内延申的宽度,照料日常的感官和漫游。空间的意象与感知,树立美学的精神场域。
玄关
玄关,由下沉的地台,界定向室内过渡的“庭台”。半高柜体与水平横窗结合,塑造洞口视景与回转路径。水龙头以纤细形式悬落,形成静谧的入户仪式。悬挂置物、坐落脱鞋、清洁双手——从外到内,由繁至简,形成向内观照的空间自然。
借用柜体体量围合出门洞的空间感,从地板引导至双开门,强化进入主空间的仪式感。通过简洁凝练的手法,回归传统住宅的尺度。双门日常开启时,则自然隐藏于两侧,增强空间连续。
更多唐钰的作品
查看更多案例